close

裴頠〈崇有論〉中之「有」思想體系探論

 

蔡爾健*

 

摘要

    過去有關裴頠的研究,因為學術立場與裴氏用語的關係,若干學者往往一接觸其「崇『有』」觀點,立刻會將他和「貴『無』」論的說法對立起來,而視之為「唯物」與「唯心」主義之間的鬥爭。本文擬揚棄前述的方法,直接以〈崇有論〉中的思想體系為對象,對裴氏的「有」思想體系作一探究的工作。本文試圖論證,〈崇有論〉中的思想體系係兼攝「有形」、「無形」之事物的二元立場,而以有形為主的。一如朱熹的本體思想是「理」、「氣」二元而以「理」為主的。

 

關鍵詞:裴頠、魏晉玄學、有無之爭、本體思想、自然名教之爭

 

Key words: Pei Wei, thedark(xuanxue) in the Wei-Jin period, the debate of being (you) and nonbeing (wu) , ontological ideas, the debate of naturalness (ziran) and orthodox teachings (mingjiao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一、前言

    裴頠的〈崇有論〉,一般都被視為當時「貴無」、「崇有」兩大玄學陣營中,「崇有」一方的代表性論文之一。然而,由於裴氏所留傳下來的著作並不多,因此學界即使想一探其思想之究竟,所能獲得的成果也十分有限。

    不過,如果我們稍微觀察一下過去有關裴頠的研究,那麼可能會發現,因為學術立場與裴氏用語的關係,若干學者往往一接觸其「崇『有』」觀點,立刻會將他和「貴『無』」論的說法對立起來,而視之為「唯物」與「唯心」主義之間的鬥爭。[1]於是裴氏所謂的「有」就常被當作 (「存在決定意識」一語中的) 「存在」來討論,而裴氏自己所謂的「有」、以及〈崇有論〉所闡述出的整個 (以「有」為中心的) 「有」思想體系究為何物,反倒不是那麼地引人注目了。職是之故,本文擬直接以〈崇有論〉中的思想體系為對象,對裴氏的「有」思想體系作一探究的工作。

 

二、裴頠思想的時代背景

    裴頠,字逸民,河東聞喜 (今山西絳縣) 人。生於晉武帝泰始三年 (西元 267) ,卒於惠帝永康元年 (西元 300) ,年三十四。河東聞喜裴氏,是魏晉南北朝時代有名的世家大族。而即使裴頠的生存年代是在魏末晉初、亦即六朝時代的初葉,但裴頠的父、祖早已位極人臣,分別擔任過曹魏的尚書令、以及司馬晉的司空等,且因其從母適賈充而成為外戚。因此,裴頠的家世背景,在當時也可以說是十分顯赫的。

    裴頠的家學淵源,當以經世的儒學為主。其父裴秀曾在曹魏咸熙初年,為朝廷釐定制度,之後又詳考當時所存的古今輿圖、制定〈禹貢地域圖〉十八篇,《晉書》本傳稱其「儒學洽聞」。[2]然而眾所週知的,在魏末晉初之際,士族高層所流行的正是由何晏、王弼所提倡的玄學貴無之說,而主張遵行儒術、澄清吏治的「有為」作法,都遭到他們的鄙夷。姑不論當時的「無」、「有」之思想內涵究為何物,若單就裴頠〈崇有論〉中所舉出的、那時的「無」、「有」兩大陣營看來,他所面對的當時「有」、「無」兩大體系,可說是相當明瞭而壁壘分明的。亦即:「無」─外「形」─遺制─忽防─忘禮,反之則為「有」。由此可知,至少從裴氏的立場來說,貴無論者是外形遺制、是忽防忘禮、從而使統治者無以為政的,其務實奉儒的態度,可謂相當明確。

 

三、〈崇有論〉中的「有」─以裴頠對《老子》貴無思想的闡釋為起點

    裴頠所著〈崇有論〉的寫作目的,《晉書》本傳中說得很清楚:

    頠深患時俗放蕩,不尊儒術,何晏、王弼素有高名於世,口談玄浮、不遵禮法;尸祿耽寵、仕不事事。至王衍之徒,聲譽太盛,位高世重,不以物務自嬰。遂相放效,風教陵遲,乃著崇有之論以釋其蔽。[3]

    因此,為了批評貴無論者崇尚玄虛的理念、態度,及其所造成的流弊,裴頠曾對當時玄學家所推尊的經典之一─《老子》、乃至於老子主張「有生於無」之思想的目的所在,作過一個 (以其「崇有」立場為出發點的) 簡要的闡釋。裴頠認為,老子的靜一之義,與《易經》中損、謙、艮、節等卦的意涵是一致的。然而這些卦、乃至於老子以虛為主的思想僅是「君子之一道」,而老子之所以因「無」立其一家之言,是有其特別用意的。所以他說:

    若乃淫抗陵肆,則危害萌矣。故欲衍則速患,情佚則怨博,擅恣則興攻,專利則延寇,可謂以厚生而失生者也。悠悠之徒,駭乎若茲之釁,而尋艱爭所緣。察夫偏質有弊,而睹簡損之善,遂闡貴無之議,而建賤有之論。

    觀老子之書,雖博有所經,而云有生於無者,豈有以而然哉?

    將以絕所非之盈繆,存大善之中節,收流遁於既過,反澄正於胸懷,宜其以無為辭,而旨在全有。

    若斯,則是所寄之途,一方之言也。若謂至理信以無為宗,則偏而害當矣。

    亦即,老子只是希望藉由強調虛靜守一的精神,力挽過當之失 (也就是引文中的「厚生而失生者」) ,以作為「有」得以持續存在的條件 (「全有」) ,而並不是真的認為「至理以無為宗」的,因為他的大目標是在於「全有」。正是因為要「全有」,才須以「無」為憑藉之資。同時按照裴頠的思路,能夠「全有」的也必然是屬於「有」這個思想體系的 (其見解容後論述) 。然而不幸的是,後世之人沒有弄清楚老子的本意,而將其以「全有」為目的所點出的意旨、作法,當作了目的本身,於是造成了以偏概全、「上及造化、下被萬事,莫不貴無,所存儉同」的情況,而所得到的結論正好是和老子的本意背道而馳的。

    蓋裴頠認為,《易經》也好、老子也罷,其目的都不外乎「全有」。而裴頠指出,「道」並非如貴無論者所說的那樣、是以虛無為主的,而應是以世間事物存在初始狀態之混合集合為本的,這種狀態就是「宗極之道」 (「總混群本,宗極之道」) [4]而事物依其性質、各有其以類而聚的族類,以及它們的有餘、不足之處。其中,裴頠將事物生成、發展的原理、規律,稱之為「理」 (「生而可尋,所謂理也」) ;而人們所藉以探尋「理」的依據、也就是「理」的外在呈現,就是「有」 (「理之所體,所謂有也」) [5]眾「有」所需要的稱為「資」,所「資 (所需的) 」適合與否就是「宜」,選擇所「宜」就是群有之「情」。因此,世間事物不外是無形、有形二元的,一為其存在 (包含生成、發展) 之原理,一為原理外在之體現、亦即事物化生後的形象,所謂「形象著分,有生之體也,化感錯綜,理迹之原也」,便是這個意思。而以上諸端,都是裴頠「有」思想體系的基本成份。而「有」、亦即世間事物的外在形象、體現,就是裴氏「有」思想體系的中心,其它各種有形、無形的思想成份,都是為了「全『有』」而存在的,或者說,是由於「有」之存在方具其意義的。[6]故而「識智既授,雖出處異業,語默殊途,所以寶生存宜,其情一也。」可以說「有」、「存在之狀態」是裴頠思想體系中衡量一切價值的基本標準。[7]

    在這裡我們可以注意到,雖然裴頠在〈崇有論〉中並沒有進一步對無形、有形的各種原理、事物加以細分歸納,但是該文所建構的「有」思想之體系是兼攝有形、無形二元,而以有形為主的 (一如朱熹的本體思想是「理」、「氣」二元而以「理」為主的) 。恐怕也正因為如此,裴頠才會將老子思想與儒家對《易經》的解釋放在同一個立場討論之。裴頠說老子為了「全有」,「『宜』其以無為辭」,可見老子思想在其思想體系中乃群有之「宜」、即前述事物所應需要的,將老子思想視為『全有』助力的意涵昭然若揭,顯然是將老子思想作為其二元思想體系之中的組成部份。由此可方得以理解,裴頠為什麼在批評貴無論者的時候,是有形、無形不甚區分的。譬如在文末「心非事也」、「匠非器也」這兩個例子中,他便無視「心」、「事」、「制器之理」的有形、無形,統統將之用來支持其「有」思想的體系。

    那麼,從裴頠的立場而言,什麼是他所謂的「無」的內涵呢?從〈崇有論〉的行文看來,主要恐怕是指他所謂的「無用」、「無為」之態度與想法了 (當然這些也都是無形的) 。蓋裴頠似乎並不否定老子的思想或「無」,他所否定的是「上及造化、下被萬事,莫不貴無,所存僉同」,也就是說,以一種無用、無為的消極態度來,應付、處理一切,並且 (從裴頠的角度看來,是錯誤地) 認為這就是老子的原意。事實上,裴頠心目中的老子,應該是一位積極的「有為」者,因為老子所倡導的理念、其目的在於「全有」,與《易經》裡的損、節諸卦之義是一致的。[8]如果沒有體會到老子的用意,將「有生於無」之類的權宜之辭用在「有為」的反面,如此一來,就會造成統治者無以為政的混亂局面,一如西晉初年的光景。

    至於〈崇有論〉中「有」、「無」之間的關係,裴頠也一仍其兼攝「有形」、「無形」之事物的二元立場,認為「至無者無以能生,故始生者自生也」,[9]也就是事物都是由其始祖生生、繁衍而來的。蓋對裴頠來說,事物生成發展的原理是在事物化生後才能被觀察到的、才能說是成立的 (化感錯綜,理跡之原也」、「生而可尋,所謂理也」) ,也是其「有」思想體系的一部份 (生生之道就是積極有為的、全「有」的) ,只有在這些有為的原理及其運作消失的時候,「虛無」才告產生,所以「生以有為己分,則虛無是有之所謂遺者也」。「虛無」的目的,是力挽事物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過當之失的 (也就是前引文中的「厚生而失生者」)。因此所謂的「至無」、「虛無」的內涵在裴頠的思想立場看來,恐怕是配合於存在狀態、實踐「全有」的 (積極的) 「虛靜」、「虛無」了。然而,裴頠並沒在討論「有」、「無」關係的同時,提到「始生者」或「有」以前是一個什麼情況,這是他沒有觸及的層面,而我們便不必 (也不能) 再往下追問了。

 

四、小結

    以上,我們約略對裴頠〈崇有論〉中的「有」之概念,作了若干解釋,接下來所產生的一些問題,由於主題所限,恐怕無法一一進行討論。但是,值得提出注意的是,裴氏在強調其崇有、積極的立場時,其重視事物「形象」、乃至於「可見」性質與意義的務實態度十分明顯,例如裴頠在批評貴無論者的思想時,曾指責他們「盛稱空無之美」、「形器之故有徵,空無之義難檢,辯巧之言可悅,似象之言足惑」,這不禁令人想到當時的另一派知識份子,亦即循名責實的名理學者。裴頠的「有思想」是否混雜了名理之學的成份,值得進一步研究。然而這種「不純」的情況,恐怕是與其父生平所學亦有若干正始玄風的影子一般 (參閱註 2) ,是時空環境所使然,而不是其獨有的特殊狀況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*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

[1] 例如由湯一介主編、許抗生等人編著的《魏晉玄學史》 (西安: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,1989 7,初版 1) ,即是將〈崇有論〉劃歸於「唯物」主義的立場予以討論 ( 291)

[2] 以上關於裴頠家世的敘述,以及其父與他自身的生平事蹟,均見於《晉書》卷三十五本傳。另外,這裡恐怕僅能說其家學淵源「以儒學為主」。亦即,其家學、或甚至裴秀本人是否對其它各家 (如老莊等) 的學說有所涉獵,恐怕還有討論的空間,因為《晉書》本傳上曾提到毋丘儉說他:「玄靜守真,性入道奧。」同時裴秀還是因為服用寒食散後飲冷酒而物故的 (此事同見於本傳) 。然而,似乎應該先說明的是,無論裴氏家學或其自身所習是否雜有老莊或其它各家的因子,這些應該都是時代使然,而不是他個人或其家族所特有的情況。參看蔡爾健,〈嵇康之本體思想與聖人觀探論 (九州學林) 〉,《九州學林》34 (2014) ,香港:香港城市大學,頁47,註釋 7

[3] 見《晉書》卷三十五〈裴頠傳〉。本文所引用的《晉書》〈裴頠傳〉傳文 (包括乃父裴秀的傳記) ,及其中所收錄的〈崇有論〉,均見中華書局版《晉書》 (北京:中華,197411,初版) ,頁10371047

[4] 參看湯一介主編、許抗生等著,前揭書,頁 290 291

[5] 這裡所謂的「有」,指的恐怕僅是世間的具體有形事物 (本文中單獨出現的「有」皆指此) ,而本文所擬討論的裴氏之「有」思想體系 (本文皆以「『有』之思想體系」稱之) ,則囊括了作為具體事物的「有」、以及其生成原理的「理」等以下一連串的要素,而 (裴頠所認定的) 老子的貴「無」思想實即指「眾有所資的適合與否」的「宜」,詳下文,並可參看母旭陽,〈試析《崇有論》之宜〉,《太原大學學報》,2011 2 ( 20117) ,頁 58。另外,文中「理之所體,所謂『有』也」的「體」字,如按當時玄學裡的「本體」義來理解的話,頗有「『 () 理』的發現,只能從『有』中去尋繹」的味道,這是否意味著裴頠有其獨特的認識論體系,尚待進一步的探討。

[6] 例如蕭梁時的劉勰就認為裴頠「然滯有者,全繫於形用;……徒銳偏解,莫詣正理」 (《文心雕龍》〈論說〉) 。也就是說,劉氏以為他過於強調事物有形的部份了。參見《文心雕龍註》 (臺北:大明王氏出版公司,1975 9,三版) ,頁 327

[7] 然而,相較於《老子》本身「無為而無不為」、將「有」「無」統統歸於「無」的範疇之下,並以「無」作為「有」存在的依據,裴頠的立場似乎正好是與之相對反的。另外,關於裴頠將「無」置於「有」哲學體系的作法,可參看張磊,〈裴頠〈崇有論〉之評析〉,《黑龍江史志》,2015 4 (20153) ,頁4546,張氏立論的內容與本文不同,不過同樣注意到了這一點。

[8] 單就經典成立的發展史而言,老子的無為思想是否與《易經》內容的形成有若干影響,恐怕也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。不過限於題旨,這裡僅能稍稍點出而無法加以探討了。

[9] 這裡彷彿可以看到稍後《莊子向郭注》中「物各自生」思想的特點了。蓋由於王弼等人的「貴無論」思想,似乎只描述了萬事萬物生出前,以及事物產生之後發展至窮極境地這段期間的情況,並沒有具體討論萬事萬物生出前到產生的中間階段、也就是如何從「無」或「道」中產生「有」 (或事物) 的情況,因此裴頠本體思想可以說正是以此為切入點,強調「無」不能生「有」、生「有」者必然還是「有」這樣的 (可以說是經驗論的) 觀點。參見蔡爾健,《聖人體無:劉卲、何晏、王弼之本體思想與聖人觀研究》 (宜蘭:作者自印,2010 4,初版 1) ,頁 222。而葉淑茵認為,裴頠「始生者自生」的思想,可能是受了王充「自生」概念的影響而產生的,見其〈王充「自生」概念對裴頠與郭象「自生」概念影響之探究〉,《哲學與文化》36 6期,2009 6月,頁 155 175。值得注意的是,〈崇有論〉中還說到「是以君人必慎所教,班其政刑一切之務,分宅百姓,各授四職,能令稟命之者不肅而安,忽然忘異,莫有遷志」,這儼然已有合名教和自然為一的特點了 (雖然這應該不是該文的重點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rstsaint11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