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年鑑學派 (1929) 史學散論

一、發展分期

第一代:19291945  由費夫賀與布洛赫共同主導

第二代:19451968  由布羅代爾主導

第三代:1968   由勒華拉杜里、杜比與勒高夫等人主導

第四代:21世紀之後,新生代的雷伏爾、夏爾提埃等

 

名稱的變化:

19291946:經濟社會史年鑑

19461999:年鑑‧經濟‧社會‧文明

1999~:年鑑‧歷史‧科學‧社會

 

二、一般性特色

1.強調總體地把握歷史 (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文化等等)

2.強調歷史研究與其它社會科學甚至 (與人類生活較相關的) 自然科學之間的協作

3.以研究西方中古時代歷史與1618世紀歷史為主

隨著時代的不同,前述的特色在比重上有所差異

 

四、社會經濟史學的出現

1.經濟學、考古人類學、社會學等學科在近兩百年的發展

2.資產階級勢力興起的結果

3.對政治史的反動

Edward Augustus FreemanJohn Seeley:歷史是過去的政治,政治是現在的歷史。

歐洲史學至20世紀之前都是以政治史為主

 

五、第一代:費夫賀與布洛赫的史學

 

一、生平與著作

費夫賀:《菲利普二世與法蘭什孔泰》、《地理環境與人類進化》、《馬丁路德的命運》等等,主編:《印刷書的誕生》

布洛赫:《御觸》、《法國農村史的特徵》、《封建社會》、《史家的技藝》、《奇怪的失敗》等等

 

二、史學的特色

◎費夫賀:人類與地理環境的互動,以及總體地、全面地研究歷史整體 (新一代的史學是「科學的、綜合的、比較的、全面的」) ,晚年的研究重心放在思想史 (精神文明、心態)

◎布洛赫:比費夫賀更致力於社會經濟結構的探討,他相當欣賞塗爾幹的社會學,甚至將其視為史學研究的工具,在《法國農村史的特徵》中就深入探討了中世紀法國農民和農奴的生活狀況、土地型態、收成制度、耕作技能,力圖把各種歷史事件貫串起來,以揭示法國農業的歷史轉變;他的另一巨作《封建社會》研究西洋中古封建制度,突破了馬克思主義者對於封建社會的定界,不再把封建主義作為一種社會的生產方式,他認為封建社會是一種「整體的社會環境」,封建社會的統治與依附、富貴與貧窮皆具有緊密的聯繫

 

三、對其史學的反思

1.第一代還將人作為歷史演變的中心,但是越來越強調社會、經濟等因素對歷史的影響

2.費夫赫已經不滿布洛赫的《封建社會》,認為人本身的地位沒有被重視

 

四、對教授高中歷史時的啟示

1.費夫賀:西方的印刷術有其自身的淵源,發源地應在日耳曼地區

2.布洛赫:歐洲中古後期資產階級的創新:平等的精神 (行會、城邦共同體)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rstsaint11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